坚持敢于斗争 勇于攻坚克难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直面问题,擦亮反腐利剑
桦甸市粮食局原局长张忠祥被立案审查调查,桦甸市原副市长陈辉主动投案,并初步交代了涉粮食购销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今年9月,吉林省纪委监委全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一系列重拳出击,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粮库在收购粮食过程中存在克扣斤两、压级压价、拖欠粮款行为,严重侵害农民利益;还存在粮食在账上空转,利用‘转圈粮’套取国家补贴等违纪违法行为。”吉林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副主任宋志伟举例介绍粮食购销环节存在的“猫腻”。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之一,吉林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涉粮问题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强,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等特点,专项整治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粮食等级怎么评定,就是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全省400多个粮库,单靠省级的审计部门短时间内无法全覆盖审计。”宋志伟坦言,需要面对的困难不少。
敢于斗争,就要直面问题。吉林省纪委监委确立了“挖问题、强震慑、深剖析、重根治”的工作思路,从严从重惩处粮仓“硕鼠”,彻查“靠粮吃粮”的人和事,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
吉林省纪委监委牵头组织两轮摸底调研,同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200余起粮食购销领域案件进行梳理,挖掘根源症结、提出对策建议。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整合巡视、发改、公安等各方力量,打破行业领域界限;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全省粮食购销领域审计调查同时进驻、同向发力。
“越是困难重重,我们越要敢于斗争,且要严谨细致,织牢织密粮食购销领域反腐这张大网。”从事这项专项整治工作,宋志伟深有感触。
如何让监督检查的利刃锋利起来?吉林省纪委监委对19家成员单位逐个划清任务边界,53项任务逐个厘清要求。同时,还建立了由400多名涉粮领域专家组成的人才库。依托“大统筹”的工作机制,吉林省对问题线索“大起底”。目前,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已对24人采取留置措施,涉粮腐败问题整治初见效果。
近年来,吉林省纪委监委还开展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大棚房”、合村并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斗争中增强获得感。
啃硬骨头,破解发展难题
73面群众送来的锦旗、数百块已拆建筑的门牌、上千把各类房屋的钥匙……走进深圳龙华区土地整备奋斗记忆馆,一面面由旧物组成的陈列墙讲述着一段段攻坚克难的城市更新故事。馆外,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68公顷的数字经济产业新城将拔地而起。
“攻克土地整备这个大难题,关键就看党组织强不强,党员干部行不行。”回顾年初的这场战斗,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副局长熊斌感叹。作为执行指挥长,他带领60名党员仅用25天就全面完成该地块土地整备项目签约,创造了又一项“深圳纪录”。
龙华区近年来围绕中心工作,选派党员干部组建实战专班,以战训融合激发干部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作为年轻的行政区,龙华区“老城新区”的矛盾格外凸显。任务十分艰巨——一个半月,要拆除869栋建筑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从全区多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火速进场,一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下设8个工作组22个党支部,党员干部戴起党徽上一线,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这是一支实干为民的队伍。
办公室里凌晨还是灯火通明,微信工作群里凌晨三四点钟还在讨论工作进展……去年底,时任龙华区司法局司法科科长的蒲永宏成为党员突击队的一员,回忆奋战在一线的日子,她觉得自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
当时,在龙华区委大楼和指挥部设立了两块“进度榜”电子屏,各个工作组的工作进度24小时滚动更新,“大比武”的氛围火热起来。“我给自己打气,就要跟问题斗争,向困难叫板。”蒲永宏说,“战训结合”之下,她从一个没接触过整备工作的干部成长为“业务精兵”,政策标准了然于胸。比学赶超的同时,龙华区委组织部在急难险重岗位知事识人,因为表现优秀,包括蒲永宏在内的12名党员干部得到火线提拔。
让熊斌自豪的,不仅是提前20余天完成任务,更是在战斗中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工作组成员常常带着业主找房子、谈房租、帮搬迁,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解决选址、环评等后续问题,指挥部累计获赠73面锦旗。
“我们让党员干部到重大项目工作现场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在改革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龙华区委书记王卫说。
艰苦奋斗,筑就绿色长城
初冬时节,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气温已骤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瑟瑟寒风中,42岁的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在林间穿行,进行营林抚育。
如今的塞罕坝,连石头山坡上也长满了树。近些年,常伟强和林场机关第三党支部的党员一起深度参与了啃下石质山坡造林这块硬骨头的战役。
“石头山土层瘠薄,被叫做‘头皮土’,树苗很难成活。”常伟强说,经反复试验,最后才确定了先客土再栽树的方案。石头山坡坡度大,造林机械根本无法上坡,党员干部就和职工们赶着骡子,一趟趟运送土和苗木。
“一筐土、一捆苗重七八十斤,坡度又陡,骡子走上半天,再怎么赶也不肯上去了。为了抢育苗时间,我们就肩背手提,硬是用人力把土和苗都运到了坡上。”常伟强说。天气极寒,有时种树种到一半就下起了雪,植树条件恶劣,“但一想到老一辈林场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不算什么,身上就涌起一股热血”。
作为塞罕坝的“林三代”,常伟强总会想到“林二代”——老科长李永东。“那会儿老科长常说,党员就得冲锋在前。咱们不冲,工人跟着谁走?冬天零下30多摄氏度,路面都结了冰。老科长骑着摩托车,摔倒是常事。作业时要在山上转一整天,他中午就啃两个怀里揣的馒头。”常伟强说,上一代林场人总是透着一股子战天斗地的劲儿。
在塞罕坝,党员冲锋的红色血脉,从一开始就奔涌流淌着。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缺乏经验,造林成活率不到8%。时任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在千亩荒原上发起造林大会战,啃窝头、喝雪水,昼夜奋战,终于在高寒地区成功栽植落叶松。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经过三代林场人的不懈努力,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之初的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5万亩,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中连片人工林海。 茫茫塞罕坝,见证了一代代林场人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接续奋斗,阻沙源、涵水源,筑就绿色长城。“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如今,仍有562名党员继续战斗在护林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