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伴随而来的中西文化差异碰撞,以及人们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给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和把握新形势下党员思想变化的新问题、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党员教育,也是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巩固和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并且互相交织,尤其是在现阶段存在的诸如收入低、分配不公、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消极等现象,对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党员的理想信念受到动摇,宗旨意识逐渐弱化。少数党员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忽视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拜金主义严重,贪图个人享乐,行动上与党不能保持一致。
二是政治意识不强,疑虑困惑较多。有的党员对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不太关注,思想迷惘混乱,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是宗旨观念淡薄,精神萎靡不振。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效率低下,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服务企业的意识缺乏,私欲膨胀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
四是功利意识过浓。部分党员不能正确对待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关系,崇尚官本位,一旦改革光临到自己头上,便觉得不理解,也很难适应,继而无心工作,与一般职工无多大差别。
五是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当前由于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党员中讲奉献的少了,讲代价、争待遇的多了,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受到了影响。
二、做好国有企业党员队伍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做好国有企业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1)围绕目标,找准切入点。企业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完成中心工作目标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面临党员队伍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中,企业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前提是要转变观念,找准切入点,增强参与意识,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生产经营、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企业党建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改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得到充分彰显。
(2)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要适应新形势,抓好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以企业发展为立足点,并不意味着企业党建工作要依附和局限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应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导和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要结合企业实际,设计活动载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宣传、检查、考核评比等活动方式,吸引和引导党员按照党员目标责任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党员管理工作目标。
2.加强“四好班子”能力建设,提高班子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做好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可靠保证。企业领导班子是企业的“灵魂”,其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要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提高班子整体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提高班子把学习实践的活动成果转化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水平;通过完善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民主生活会、目标管理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提升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能力,增强班子凝心促和谐,执行抓落实,创新谋发展,攻坚破难题,清正防腐败的能力。
3.注重对党员的形势与任务教育。以“三会一课”、党政联席会、班前会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尤其是要以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改革发展形势为重点,结合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的开展,利用宣传板报、网络、简报和专栏等形式,不断在党员和职工中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将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改革发展上来,统一到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企业和谐稳定上来,激发党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4.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一是要以贯彻落实省市“创优争先”精神为契机,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把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工作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和同考核;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注重对党务干部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建设,为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