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打造国有森工企业高素质党员队伍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宣传和解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工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才能不断提高党性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我认为国有森工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工作。

  一、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近年来,全国上下各级党组织开展深入立足本岗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这是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作为国有森工企业继续坚持将集团“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坚持把“双为”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主要载体,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总结提升“双为”活动的成功经验,把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做法以制度形式形成规范模式,使“双为”活动贴近岗位实际、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把“三诺三评”作为健全党组织党员承诺践诺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机制、党员干部自查自纠自评机制、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卓越的内在动力。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抓党建联系点制度,把党建联系点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并注意培树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的模范典型,进而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党组织一个堡垒,一个支部一个品牌。

  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强化党员管理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是开展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的部署要求,作为国有森工企业必须完善和落实企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健全企业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如实评价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作风、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努力方向。对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坚持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使党员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党员干部理论上清醒与坚定,是思想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和保证。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国有森工企业应该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当前正在开展的“双为”、“三帮扶”、“企业文化繁荣年”等主题活动中来,用人们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开展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忠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进一步提高企业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面对各种诱惑经得起考验,使全局党员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四、重视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紧紧抓住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对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国有森工企业应该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视党员质量,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企业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注重从生产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与分布的同时要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版权所有:中国吉林森工集团
吉ICP备11005877号  @2014 jlsgjt.com